品牌故事
吸一口略帶鹹味的空氣,往海的方向望去,一片濃密的海茄苳紅樹林環繞著一個又一個魚塭,運氣好可以看到成群來此避冬的各類鷗鳥…,這裡是石斑魚的故鄉—高雄永安鄉。 2000年的冬天,原本從事護理工作的朱心怡嫁到這裡,開始當起石斑媳婦,才瞭解到宴席上常見的石斑魚原來得之不易。
從阿公時代開始養魚
養殖石斑是從朱心怡先生的阿公開始的。那時台灣沒有多少人會養殖石斑魚,因為以前的石斑魚都是海裡野生,根本沒辦法用人工養殖。剛開始非常辛苦,無論是精神、體力還是金錢的流失都無法用言語來形容。除了魚苗取得不易,石斑魚從魚苗要養殖成大魚更要花費一到兩年的時間,不像虱目魚等魚類只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就可以收成。何況養殖過程因為天氣或是病毒等等因素,魚苗的存活率很低。儘管困難重重,但阿公堅持不使用偷吃步,不使用會產生後遺症的速成方法,就在累積一次次失敗經驗不斷改善後,練就了一把罩的功夫。後來因為長期來的壓力和勞累,阿公的身體出現問題了,原本朱心怡的公公在高雄中正市場賣魚,臨危授命回來接管養殖事業。
公公何擇良人如其名,是個擇善固執的人。他認為要先開拓市場才能擴大養殖規模,先是從高雄市慢慢往台南、台中、新竹、台北、淡水等地北部地區發展,一步一步培養了穩定客源,連遠在日本的客戶也來訂貨。在永安鄉,說起何擇良,當地人都要豎起大拇指,佩服他數十年如一日貢獻於石斑魚產業的投入與成績。
石斑魚史上最大危機
2005年9月新聞媒體突然出現一則讓石斑魚養殖業們恐慌的新聞,香港媒體報導來自台灣的石斑魚檢驗出孔雀石綠,漁業署抽檢36件石斑魚樣品,發現有14件不合格,被驗出的漁塭以屏東縣和台南縣為主,共有13處漁塭。這則新聞讓台灣的石斑魚魚價一落千丈,也讓台灣石斑魚養殖業者進入寒冬。
台灣當時還沒有檢驗認証的制度,雖然永安鄉沒有被驗出有孔雀石綠殘留,依然慘遭池魚之殃。原本每天有2至3萬台斤的交易量,降到僅有3千斤,銳減了九成,價格也從200跌到90元。「就在大家陷入絕望深淵時,公公為了要讓永安鄉的石斑魚重振雄風,好幾次北上到漁業署陳情。」朱心怡回憶當時風聲鶴唳的情景猶有餘悸,一些同行業者甚至撐不過去而結束養殖事業。皇天不負苦心,奔波終於得到善意回應,漁業署後來公佈實施生產檢驗的制度,如今都要經檢驗過才能出貨,也就是讓石斑魚有了身份證。這樣一來既保障消費者的權利,也保障了善良守法的養殖業者。
這次事件雖然慢慢平息,但痛定思痛後,何家興起了打造品牌的想法。朱心怡既佩服公公的毅力,也覺得自己應該為家族盡點力,於是自告奮勇加入品牌打造的工程。雖然後來因懷孕生產而耽擱了進度,但在家族總動員之下,台灣第一個完整價值鏈的石斑魚品牌—良鮮終於誕生了。
和名廚合作打品牌
從養殖、烹調料理到國內外行銷,良鮮一手包辦。「我公公這一生的夢想就是要讓石斑魚走進家庭裡,而不是只能在喜宴上才能吃得到。」於是朱心怡放下針筒,拿起菜刀,和年年掌廚石斑魚文化節的石斑魚料理大師盧仁弘大廚合作,把處理好的新鮮石斑魚和石斑料理送到消費者家中,不管是清蒸、三杯還是蒲燒,讓大家以平價就可以享受五星級的料理,連屬於極品的龍膽石斑也能輕易嚐鮮。由於石斑魚品質掛保證加上名廚加持,一推出就有識途饕客下訂單,日本訂單更是大量回籠。
而為了搭上E世代風潮,良鮮也規劃電子商務專業網站,讓消費者可以直接透過網路下單。而為了讓產品保持新鮮度,統一出貨時間,一個星期只出一次貨,也秉持著能在二十四小時內把新鮮的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上。
危機就是轉機,良鮮不但改寫台灣石斑魚的命運,也意外開闢出石斑魚料理商機。